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總部設在北京,在烏魯木齊、無錫、合肥三地設有分支機構。目前,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已在油氣勘探開發戰略規劃編制、海相層系油氣成藏理論與勘探評價、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高效開發、特殊天然氣藏開發、特殊儲層預測、油氣地球化學學科、實驗測試分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石油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和油氣化探實驗測試中心取得國家級計量認證。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是中國石化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發與集成部、油氣勘探開發技術支撐與服務部、上游發展戰略及油氣勘探開發規劃參謀部、中國石化上游地質資料信息中心。主要任務是承擔國家及中國石化重大項目的科技攻關和牽頭組織工作、油氣勘探開發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與集成。承擔中國石化國內外油氣地質基礎研究、油氣資源評價、勘探選區評價、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年度部署及相關工作;參與股份公司重大油氣勘探開發科研項目和重大生產經營項目的設計審查、技術經濟論證等工作。承擔國內重點地區油氣增儲上產技術支撐、海外新項目評價、海外重點項目技術支持等工作。負責中國石化地質資料匯交上交管理與利用服務,開展地質資料綜合研究,對上游單位提供資料管理業務指導和技術培訓。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擁有頁巖油氣富集機理與有效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頁巖油研發中心,中國石化油氣成藏實驗室、多波地震技術實驗室、海相油氣藏開發實驗室、頁巖油氣勘探開發實驗室等4個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提高采收率實驗室、儲層改造與保護實驗室、構造與沉積-儲層實驗室等3個院級實驗室,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儀器設備,是《石油與天然氣地質》、《石油實驗地質》等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單位。
截至2015年底,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973”首席科學家3名、集團公司首席專家1名、集團公司高級專家11名、院首席專家4名、教授及教授級高工84名、高工561名。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已具有面向國內外開展油氣勘探開發研究和技術服務的能力、人才優勢與設備條件,已與國內外數家石油公司及油田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與國內外多所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將繼續秉承“誠信、協作、創新、執行”的文化理念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創新驅動,堅持貼近生產,堅持深化改革,堅持精細管理,努力為國家能源安全和中國石化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3年,石勘院2003年提出圍繞建設創新型一流研究院的發展目標開展核心與特色技術研發,經歷了籌劃、起步、攻關調整三個階段的論證和篩選,最終形成了海相層系油氣成藏理論與資源評價技術、復雜碳酸鹽巖油藏開發技術、特殊天然氣藏開發技術、低滲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技術五項核心技術和油氣勘探開發科學決策系統、油氣地球化學技術、勘探開發應用信息技術、海外項目快速評價技術、特殊儲層預測技術、多波多分量地震技術、高精度地震成像技術、儲層改造與保護技術等八項特色技術系列。
特別是進入“十二五”以來,廣大科研人員辛勤鉆研,刻苦攻關,無論是理論、技術,還是現場試驗、應用,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石勘院創新體系已正式邁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部分核心特色技術成果已經應用到油氣開發中(如清潔壓裂液、蓋-源論)取得豐碩成果,得到集團公司和油田企業的贊譽,石勘院行業競爭力大幅度提高,有效支撐了油氣上產。
2000-2015年,石勘院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5項,國家重大專項7項,國家“863”計劃項目課題7項,自然基金項目24項;國土資源部項目12項,其他部委項目22項;承擔中國石化科技部攻關項目454項,參加“十條龍”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項,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彰顯了石勘院基礎研究的技術實力。
石勘院累計申請專利624件,其中發明專利566件,占比90.7%;獲得授權專利174件,其中發明專利129件,占比74.1%。擁有單體包裹體成分分析儀、頁巖含氣量測定儀等自主研發儀器設備,并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氣勘探目標評價與優選系統等軟件。